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如何准备一堂地理优质课》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如何准备一堂地理优质课》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网 来源|2017-01-11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摘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渗入中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高中地理作为基础教学的一门课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与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时代性突出。如何上好一堂地理课,特别是一堂优质课,一直是不少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上好一堂优质课需要做的准备。

关键词

中学教师   优质课    准备      素质

正文

2009年11月我参加了江西省地理优质课竞赛,执教的中图版高一年级上册的《大气的热状况》获得一等奖,这里结合此次教学实践,就青年教师如何准备一堂优质课,我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一、课前准备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讲的就是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一件事情只要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就一节课而言,我认为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从开始准备到正式上讲台讲课这期间的所有工作,它包括章节的选取,备课资料、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和具体细节等多个方面的准备。

1、章节的选取

选取的章节一方面要适合于公开课,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毕竟每个人对每节内容的理解不一样,自然擅长的章节也有所区别。但是还有一点因素也不得不考虑,就是主办学校的情况,尤其要注重结合当地的乡土地理,一方面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入手快,而且也容易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除外还包括考虑这个学校上课进度,学生的地理素质和课堂气氛等等。

2、备课资料的准备

掌握这节课所有的备课资料,这是讲好一节课的基本前提。

查找备课资料的途径有三种:①利用手头现有资料,主要有教师用书及专业书籍、各种版本的教案及教辅资料。②上网查找,一般用百度比较好。③到学校和大学图书馆查找专业类杂志、期刊。

资料收集好后,要进行必要的整理,一般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这节课的教案、课件以及教学实录。这类资料往往是别人用过的,所以比较实用,对教案设计、课堂设计的整体构架很有借鉴,一堂好课当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在使用时不可抄袭,贵在创新。二是有关这节课相关内容的背景资料和研究论文。这类资料通常比较零散,但往往可以提供很多具有妙用的“零件”。

在这个环节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备课资料的多与少的关系。这要根据时间和个人的习惯来定。时间充分,可多多益善,时间少,要宁缺勿滥。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我都没有错过,我个人的习惯是喜欢博采众长。二是看资料和写教案的先后关系。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资料多了(比如你要是看50多篇文章),一遍看完,已经是头昏眼花了,脑袋是空白,这样结果是事倍功半,效率极低。我的做法是看最基本的教案资料,写出初稿,然后再看一篇文章,就将其中有用的东西补进去。这种任务分割法会让人很有成就感,而且效果极其好。

3、教案设计的准备

如何设计教案,这是一个大的问题。这里,我想谈谈一节大型公开课、竞赛课要准备几种类型的教案。

我个人认为要准备三种:

①自己看的教案。这种教案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是详案,也可以是简案,自己能看懂就行。最好是准备两份。详案能使你有效地掌控课堂,甚至可以精确到10秒钟要做事情的规划,但它的弊端是使你无法检测某个细节可能会出现的突发状况。简案能让你有更多的临场发挥的空间,同时你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心中有数。

②给他人修改的教案。这种教案的目的是让别人了解你的设计意图,对你的教案提出修改意见,所以它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它必须是详案,最好是一份教学实录。二是你必须写出你的设计思路,最好是写出你对这种设计的看法。这份教案是我最看重的,它最具有针对性,写的过程就是你思维加工的过程。

③给评委和其他听课教师看的教案。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能详细,只能是简案,因为越详细,人家越是容易挑出你的毛病。再者如果是详案,听课的评委和教师就不会过多地关注你的讲课内容。二是这种教案一定要有看点,要有新奇之处,要留白。在这次比赛中,有四个教师是将自己的详案发给了评委和教师,这是很忌讳的,一发下去,这课就没有讲的必要了,注定是失败的结局。

4、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首先要清楚的,多媒体只是教学的工具和辅助手段,所以实用性是它最大的准则。这里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看法。

①课件素材的收集

因特网下载、图片扫描、捕捉与剪辑现有视频素材、自己制作的素材、购买。

②制作软件的选择

Powerpoint是一种简便易学的幻灯片制作工具,适用于制作静态图片和文字的“讲义性”课件,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修改方便,易于保存,且具有方便的链接功能,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软件,但其缺点是很明显的,功能单一,缺乏互动性,不大气。

Flash是一种绘画和动画功能都极强的软件,它可以满足我们对复杂画面绘制的需求,也可以制作高质量的动画,但制作起来花时间、花精力,且修改不易。

Swish是一个基于流程图的多媒体创作工具,其优点是功能强大,配以丰富的函数,能实现灵活多变的媒体编排,交互性强,能较好地体现一个课件的完整性,很大气。缺点是对多媒体本身的制作功能欠缺。

我的一般做法:平时讲课可用Powerpoint来制作,但正规比赛用Swish制作框架,需要有动画时用Flash制作,然后插进去。

③界面的优化

构图:演示区范围一般使用全屏,画面要简洁,主次关系要明确。

颜色:深色与浅色的对比,冷色与暖色的对比。一般画面的底色要使用比较柔和的颜色,素材最好使用深色,这样能形成鲜明对比。界面色彩构成不能单调乏味,要以明快、庄重、新鲜为主。(小问题:红色一般看不见,蓝色一般暗示有链接)

声音:总的原则是清晰。背景音乐要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切换时的声音效果要严格控制,宁缺毋滥防止不必要的声音干扰教学。

文字:注意两点,一是色彩搭配协调,二是所有同一类型的文字要统一、规范。

图象:注意出现方式和大小。

总之,一个优秀的课件,需要精心的策划、细心的制作和恰倒好处的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使用效果。

5、具体细节的注意

在准备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具体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

首先,关于试讲。①试讲的遍数一定不要太多,多了会使你失去激情而对这项任务感到厌倦,至于遍数的多少由个人的习惯来确定,我个人认为2—3遍为宜。②试讲的感觉不一定就是最后的感觉,可能在不同的班级会碰到截然相反的效果,要以最坏的感觉作为自己的参照。比如在这次比赛中,所用的班级全部是高一普通班级,学生的活跃程度大不如事先想象中的那么理想。③要有目的、有针对地试讲,两次试讲之间,如果教案和讲法没有太大的变动,最好不要讲。

其次,心态与情绪。①不管别人讲得怎么样,始终要对自己有信心。②适当的紧张是必要的,完全不紧张是不正常的。

再次,别人的意见要听取,但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然最后会变得面面俱到而丧失特色。

最后,凡事要有计划。比如用纸条写好要做的事情;到一个班级讲课,事先要了解这个班的班情等。

二、什么样的课最受欢迎

讲课如同做菜,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是不可能的,但我个人认为一节好课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基本原则:用思想引领课堂

一节课不管是传统的,还是非传统的,都要体现一定的思想高度。可是很多老师认为新课改后的公开课就应当来一点花样,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声光电化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结果是什么?是喧哗之后的一场空,是杂乱无章的大杂烩,说严重一点,是将地理庸俗化。在这次比赛中,有些课堂成了表演舞台,为什么大家要这样做?我想无非是想体现所谓的新课改的理念,体现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但没有思想的活动设计往往会适得其反,其结果是“形似而神不似”,那么怎么样体现师生的参与,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做法是:让思想引领我们的课堂,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思考和解决问题来进行学习。

比如在这节比武课中,我设置了两个开放性问题:一是为什么夏季阴天的气温会比晴天低?大气中的臭氧层为什么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蔚蓝色?阳光未直接进教室,教室为什么却是明亮的?二是月球的昼夜温差为什么高达一百八十多度?这两个问题都是有思维含量的,但处理方法不一样,前者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后者是有放有收,学生讨论,教师升华。

一堂好课应当是学生思想上而不仅仅是形式上踊跃参与的课,应当是内容丰满、充满思辩的课,更应当是学生学有所获的课。如果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能做到启迪心智,我想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也一定是有内涵的人、有良知的人。

在这次比赛中,有些教师把上课变成了个人激情演讲,有些教师课堂热闹,但思维层次低下,比如让学生分组探讨外力作用有哪些,内力作用有哪些等问题。

2、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新课改的理念是什么?我说不清楚,也觉得很玄乎,我个人也不太看重所谓的这个那个理念,因为我觉得过于强调营造情景、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等,过了头就会变成一种形式,还是那个观点,课堂的活跃与否,不在于形式上有多热闹,而在于学生思维上的参与度,一节可能表面上是沉闷的一节课,但却恰恰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一节课。但评委往往很看重这种形式。怎么办呢?我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这里仅举这次比赛中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借鉴:①德兴的一位老师在讲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让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应选择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返回,学生参与热情相当高。二是上饶的一位老师在讲河流的凹岸和凸岸时结合白鹭洲中学的选址。三是安福的一位老师在讲洋流的模式图的形成时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从这三个例子中,我得出了三点启示:一是情景的营造必须要有个人感情因素的参与,地理教学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学习地理是有用的而不是空泛的。二是师生互动必须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金量。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引导。对照这三个成功的例子,有一个失败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一位教师在讲《城市化》时,课的结尾让学生一起高唱国歌,虽然很热闹,但却是败笔,把高中学生思维水平低龄化。

3、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最考验一个教师的功底的,问题的设计、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的处理都是学问。这次评课有的评委认为:课堂提问要具有三性,即适时性、适应性、适度性。同时,提问的目的要准确,问题要有思维含金量,要给有学生的思考时间。良好的提问,在善于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一个完整的课堂提问过程,常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激疑、设疑、释疑、评价。

在这方面,我以我的《大气热状况》这节课的教案设计为例。比如,在诱导学生思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我用“抽丝剥茧”的连环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看视频,得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这里我再提出两组问题给大家思考。①第一组问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②第二组问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在不同的纬度是否是一样的?

4、导入的艺术

新课的导入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好的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功效!巧妙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有创意的开讲,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问题的思考。导入可以是新颖的,如抚州的一位老师讲《洋流》一课时采用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导入,现场模拟各种海水的运动声音。导入也可以是比较平淡的生活实例,如讲大气运动的几位老师都采用了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作为导入。我在这节课的导入中,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并结合一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创设情景,既节省时间,又让学生有兴趣地很快进入状态。

5、语言的意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不仅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传导情感的媒体,不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而且是构成教学艺术的主要形式。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述的创意迭出妙语联珠呢?怎样才能创造教学的语言美感呢?首先,语速应平缓。其次,语调应富于激情,有跌宕起伏的感觉。第三、要通过某些语言树立学生信心。当然,我们要切记的是,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夸夸其谈,哗众取宠,给人以“秀”的感觉。

6、板书精美

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炼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既是老师应当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又是老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独具匠心的板书和板图,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能产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板书的形式和教学的其它活动方式一样,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运用。板书的种类很多,选择最佳的板书形式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在写板书的时候要做到书写规范有示范性;语言准确有科学性;层次分明有条理性;重点突出有鲜明性; 合理布局有计划性;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7、教师的个人素质

上一堂成功的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师的基本功包括:一手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好文章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又增加了能通过网络查寻资料以及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等,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的,这里我想谈另外一个问题。我在试讲之后,老师们几乎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往往会打断学生的话,自己滔滔不绝而把学生晾在一边。我当时想难道这也叫问题,很不以为然,但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结果效果居然出奇地好,学生在得到鼓励后热情高涨,信心十足,整个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和谐。后来在赣州市选拔赛时我才知道,评价标准中有一条是一票否决,这就是课堂中不尊重学生(如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有些教师尤其是教龄稍长的教师因为没有注意这一点而丢分。通过这次讲课,我有深刻的反思: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如教态、语言、普通话、一手字等),而且还要善于倾听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

参考文献

①李志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09,,32;180-181

②崔润,  上好一堂优质历史课的关键          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8期

更多地理教学论文分享,尽在地理网

【《如何准备一堂地理优质课》高中地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地理创新教育四步曲

地理课后教学反思杂谈

地理教学反思㈡

研究高考命题形式 重视地理案例教学

地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材表述问题

高中地理联系实践进行教学探究

教师心境与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如何培养七年级的地理自学能力

最新地理
热门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