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结合的初中地理教学探讨

“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结合的初中地理教学探讨
地理网 来源|2016-12-12 发表|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尽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更新,但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是摆在初中地理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合理利用“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基于“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结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赏识教育;生本教育;课堂效率;初中地理教学

初中教学活动大多是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培养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更是体现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的战场所在。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有效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就必须由其实际的理念出发,将教学的内容与时间进行结合。

一、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概述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从赏识教育的字面意义上就可将其内涵窥视一二,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让学生在内心对自己进行再认识,引发学生的自我激励。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平衡点,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要避免盲目的赏识,要注意个体的差异,要在了解学生身心需要的基础上,依据其心理需求的强度给予合适的赏识度量。研究发现:没有受过赏识激励的人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其受过激励之后,其能力能够达到激励前的3~4倍。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所创立的一种思想教育方式。生本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一种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我国不少地方将这种理念作为指导应用在教学中,都取得了显着的效果。生本教育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生本理念课堂是区别于传统注重考试分数的课堂,而是注重人的发展课堂。而在教学的组织上,生本教育所提倡的是先学后教,实现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达到不教而教的最终目的。采用小组、个人以及班级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合作性自主学习是生本教学中最为常用的。

二、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过度的重视教学轻视学习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比较喜欢根据自身意愿来进行教学,使用的教学手段也都是自己所喜欢的或者熟悉的。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教师对所讲述的知识非常明了,而学生却始终是出于一种不知所云的状态,很难有效地对知识进行了解;还有一些教师甚至不理会学生是不是能够理解所讲的知识,只是抱着一种为教而教的态度在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整堂课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也很难进行知识的吸收。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考试成绩的提高,使学生严重缺失其他知识的学习;还有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本末倒置,缺少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导致课堂上有严重的表演形象存在,无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有用的东西等等。

2.课堂教学的评价语简单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无法完全打开自身的心扉,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点评时的评价语大多都是简单的、不带感情色彩的几个字,使得评价语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不能起到激励学生与提高其积极性的作用。

三、“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结合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1.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的灵魂所在就是教学目标的所指之处,可以说全部教学活动都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规划,它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而在“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背景下,教学目标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主体也由教师转向了学生,以往都是教师让学生来做事情,而现在则要求学生学会自己做事情。例如,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气候”与“天气”的区别,以及学会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与辨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等。又如,在学习《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这节知识时,教师布置一些前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调查去西双版纳旅游的交通住宿、景点介绍、旅游路线、特色风味小吃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能够真正提高其教学效率。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课前教师要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置作业,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地分出一部分时间,留下一个让学生发挥的空间。例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人口与人种》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对人种的分布、特征以及世界语言等进行调查,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根据制作的结构图表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进行赏识教育,对完成优秀的小组、学生进行表扬,或者奖励一些小物件。另外,教师要多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人口与人种》这节内容时,教师提出“乡村人口为什么要向城市迁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回答。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在学生内心形成内驱力,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小组探究学习,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

3.因人而异,赏识及时而有度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话,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对两人的回答迥然不同的原因就在于二人的性格不同。同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心理需求进行不同的处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况,要多找学生谈心。教师可以制订一个上课观察指标,如,上课发言状况,集中注意力状况等,教师自己将学生进行分组处理,课堂上采用小组观察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查,日积月累,教师就能够对每个学生的状况进行定向追溯,对学生的状况作出合理科学的评价。

4.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的行为受到正反馈时,会促进个体保持该行为,反之,则产生抑制。由此可见,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大都无动于衷,究其根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其实就可算是一种赏识教育,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以学生为本亦是生本教育的体现。例如,由于地理知识中涉及诸多的经纬线、分界线、气候类型以及河流和地形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已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绘制相应的地理图,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绘制的图汇总成每个学生的“地理秘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评价参考除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之外,还要将学生的“地理秘籍”纳入评价参考中。而且,针对每个学生的“地理秘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并将学生的意见纳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参考中,形成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互补。另外,在考试方面,教师也可以做出创新,让学习小组进行试卷的互相点评,然后让学生自己出一套试卷进行再测试,赋予评价以柔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将“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进行充分的结合,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发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咏梅。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初中地理课堂构建的实践与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2]董明丽。浅谈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1)。

【“赏识教育”与“生本教育”结合的初中地理教学探讨】相关文章:

试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新课程一堂初中地理公开课的思考

地球五个基本气候带的划分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

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的思考

“行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

GIS 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新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最新地理
热门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