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地理网 来源|2017-03-13 发表|教学分类:试题分析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八年级地理的每一场考试都有意义,在期中考试后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是重要的考后工作。下面是地理网小编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欢迎收藏这篇文章。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主要考察第一章到第二章的第一节的内容,试题共分为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读图题、综合题。选择题共15题,30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读图题每空1分,共30分;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满分100,题量偏多,难度适中。

  三、试卷及答题分析

  第一大题共20题,40分。其中9、13、18题较难,其它相对较简单。出现错误最多的是3、7、9、10、12、13、16、18,其原因是:

  3题:学生对南北之间的纬度差不太了解;

  7、12题:学生对于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以及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记不清;教师对于简称用途的介绍不够透彻;

  9题:平时很少提到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应改成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13、16题:读图能力差,学生对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不太熟悉;

  18题:学生对内海的定义以及我国的近海不太了解。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选择题大部分得分18分左右,最高分28分。 第二大题填空题,考察我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我国的民族和人口的分布特点;

  2、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邻国;

  3、我国的行政区划。

  第三大题考察学生地图能力,主要考察了以下4方面的知识:

  1、我国的邻国的名称和具体的地理位置;

  2、我国海洋、海峡、岛屿和半岛;

  3、对我国行政单位具体位置和名称及简称的考察;

  第四大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的是我国几个省的轮廓位置地理特征及简称,题目偏难。

  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原因是:

  1、审题能力不强;

  2、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

  3、读图识图能力差。

  四、提高措施

  1、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学与整理资料的能力。

  2、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与做题技巧,提高判断力与准确率。

  3、 进一步加强对一些理论知识、难点知识讲解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

  4、 督促学生多练习,勤复习,以便牢固的掌握知识。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二)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对八年级本次试卷及7-11班学生成绩作以下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范围包括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从试卷整体看,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一) 重基础,题简单

  本份试卷单选题6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我国在世界的位置,我国的地形特点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也有部分题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二)重读图,题灵活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4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 我国的疆域到我国的山脉及地形再到我国的气候,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班级成绩表

  三、答题分析

  (一)单选题:共30小题,60分。第8题,题干中提到了国家的人口政策单独二孩,好多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而且课外信息量不足,所以失分较多较普遍。另外,第19、21、22、24题考到了我国的气候类型、干湿区、温度带等知识,学生由于没能较好的掌握,所以失分现象也较普遍。

  (二)综合题:本部分共4小题,40分。第1小题考我国的疆域及邻国,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差不多得满分。第2小题考我国的人口分布,第一小问答案比较开放,但学生容易答的片面,失分也比较多。第3小题考查了我国的地形及山脉,虽然课堂上多次强调并训练,但许多学生对此印象不深,只有少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大多数学生都是错误一片,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四、对以后教学的启示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用图训练通过地理图象教学,使学生能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三)

  一 试题分析

  试题共三大题,卷面50分,其中选择20分,读图题30分,简答题5分,试题紧扣课标,五个单元都囊括进来,较好的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利于考察学生能力,相对前四年的考题,更加灵活一些,也更加能够考察学生的能力。试题没有特难的题目,读图题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较零碎,摒弃了过去以填写地理事物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植被、气候、经济、熟制等)。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得分情况

  采用随机抽查各班试卷各20分,又从60份中任意抽取20份作为样本,得分折合为百分。基本情况:80以上9人,60以上14人,不及格6人(其中低分2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32分。

  做得比较好的题目有一大题的1、2、6、7、9、11、13、15,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90%左右;二大题16(1)(2)(7)(8),17(1)(2)(6)(7),18(1)(5)(6)(7);三18、19。

  错得较多的题目:一3、4、5、10;二16(5)(6);17(4)、18(1)最后一空,(3)(4)。

  三得失分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试卷反映的较好情况

  1 彰显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作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题时候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综合考虑问题,克服了过去经常出现的蒙,盲目解答。做选择的时候,基本是按照肯定一个并能找到否定另外三个选项的理由。

  2 地图意识得到了加强,在刘金凤老师指导下,最终圈定了13幅必须掌握的地图,总复习的时候又缩小到8副,对这八幅地图,反复的练习,通过记忆、填写、勾画草图、提问等方式,强化训练,今年读图题明显好于以往,学生看到图很亲切,没有畏惧感。

  3 复习对路,今年的复习分单元确定了目标,梳理了知识点,然后记忆、理解、口头抽查,最后进行了检测反馈,相对比较落实。

  (二)失分主要原因

  1 学生对于地理区域掌握不好,平时在上课时候,比如西双版纳、珠江三角洲、长江沿江地带、黄土高原等等,也明确分析了属于四大地理区域里的什么区域,但是没有深究和举一反三,所以学生对于云贵高原是什么区域就有些拿不准了。

  2 读图训练与选择、填空、问答题的训练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出现了当一幅图出现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出现在填写地名,而对于换个地方换个说法的填空或者分析题,显得捉肘见襟,而不能游刃有余。

  3 气候类型掌握不准,这与上册乃至七年级基础知识不牢也有关系,平时训练不够充分,还有就是学生很多时候习惯于死记硬背,而缺乏随机应变,所属温度带和季风因素两方面结合确定气候类型的方法领悟不够。

  4 审题意识不够强烈,做题技巧有待加强,以读图的第一题为例,四大地里区域的各版块以分解形式出现,按照常理,就准确判断各是什么。而判定技巧,一是根据平时所讲,按照特征,比如西北地区的形状的窄长的,横跨纬度最大;而是按照经纬度拼图;三是采用本办法,将各部分复制后沿着边缘剪开,直接拼贴。确定准确了,其他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5 学生学习态度问题,我监考的二考场里,平时一直95分以上的一个同学在做西气东输对东部的影响的时候,做成了对西部影响。

  6 台湾的地势特征,给出的标准答案不够灵活和精确,也导致丢分严重。

  四 今后改进办法

  1 要坚信不疑的将高效课堂模式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今年是探索阶段,师生都还不够熟练,出现了预习和谈论占用时间过多,展示不够充分,反馈不够落实,有夹生饭现象。一定要处理好导教学的关系。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精心编写导学案,加强小组建设,落实我校指定的九大流程。

  2 着手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特别是后进生尾巴大的问题,在地里学科里还是相当的突出,要上后进生找到学习地里的乐趣,给予他们展示表现的机会,提出合理的奋斗目标,采用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措施。既要理性看待学生差距,也要力求缩小差距,可以让后进生放弃一部分不能够理解的东西,也要夯实基础,在低中档难度的知识点上,加强检查与督促。

  3 平时训练的书面作业训练的频率和小检测的频率加大,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4 需要向刘金凤等老师请教,多参加教研活动,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师生互动,把握学生动向,针对学情。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防止僵化。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相关文章:

黄淮海平原的地理概况

丹霞地貌小知识

地理疑难知识分析

内蒙古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海陆物理性质差异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浅谈地理课程改革

山东省地理教材选用统计表

在农村高中地理中开展实例活动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