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2014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分析

2014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分析
地理网 来源|2014-11-20 发表|教学分类:试题分析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2014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分析

2014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德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考试说明》为指导,考查内容来源于本届毕业生所使用的教材。在体现以“双基”考查为主的前提下,遵循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易、中、难题目的比例大约为5︰3︰2,难度较2013年有所降低。整体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突出地图能力的考查,突出区域地理的考查。

一、命题遵循原则

1、重点考核学生对初中阶段地理学科双基的掌握程度,运用地图提取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突出地理与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全面考查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3、体现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拔功能。整套试题有较合理的区分度,既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学习达到《义务课程地理标准》的基本要求,又为高中选拔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试题结构及内容

本套试题共50分,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题型,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占40%,综合题5小题,共30分,占60%。选择题侧重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综合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取信息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套试题涵盖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部分内容,其中地球地图部分6分,世界地理部分20分,中国地理22分,乡土地理2分。

三、试题命制特点

总体来看,试题命制依据课标,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

1、试题的覆盖面广,整套试题共两个题型,但涵盖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中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人口、民族、交通、农业、工业、城市等各个地理要素,涵盖了区域地理中课标要求学习的所有大洲、地区、国家。

2、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并在此基础上增强综合性。试题考查知识点均依据课标,源于教材。例如选择题1,创设的情境是索契冬奥会,但考查的是地球的公转,学生只要明确了冬奥会时间,就能结合所学的地球有关知识回答,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3、突出地理课程的区域性、综合性特征。整套试题选择题20个题中有13个小题,综合题5个题中有4个题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设计题目,将各地理要素融入其中。如选择题6、7考查了亚洲、东南亚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物产等。选择题9考查了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综合题2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综合题4要求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综合题5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

4、突出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地理教学一张图”,本套试题对于学生地图能力的考查尤其明显。全套试题共27幅图,其中选择题19幅图,综合题8幅图,全面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判断能力及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试题时本着“能用图表展示的不用文字叙述”的思想,采用大量的图片资料,以此引导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如选择题5,设计了4幅图片让学生判断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对每个区域的考查都有一至两幅图。

5、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试题设问形式新颖,联系时政、联系生活,增强了时代性,并试题中在融入诗词、歌谣等,增强了趣味性。如选择题16、17、19,以歌词为切入点,选择题12设计了诗词,15设计了歌谣,综合题3以欧洲商人从中东购买石油将两个地区联系起来,新颖的形式,活泼的风格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答题的过程也是享受地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无处不在。

6、联系时政,突出热点问题,热点区域。“泰山站”的建成、中国十艺节的举办、青藏铁路“环保桥”、雾霾、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等热点问题,中东、俄罗斯等热点区域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试题中,使本套试题具有显明的时代性。

四、对当前初中地理教与学建议

1.研读课标,关注生活,激发兴趣

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统帅实践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

2.抓好基础知识,抓实核心内容,抓准逻辑关系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尤其初中核心内容的教学,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把握蕴涵其中的思想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地理原理解释说明地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生为本、师为导”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3.重点突出,难点求巧,注重学法指导

教学中重点突出抓关键,难点突破求巧妙。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生成,由重知识的传授到重方法的指导。重视学法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改进并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从 “授人以鱼”达到“授人以渔”。

4.联系实际,重视知识应用,培养实践能力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该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展开,选择的教学材料应具有时代性和地方特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来学习各门学科,有意识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并发展学生用知识意识和用知识的能力,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地理网有全面的地理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2014年德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分析】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改革

地理疑难知识分析

中学地理课改推进中的实践误区与反思

初中地理素质教育

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育的思考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体系

21世纪地理新课改的做法

新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内蒙古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世界各地区气候分析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