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2015年高考海南地理试题分析及答案

2015年高考海南地理试题分析及答案
地理网 来源|2015-09-06 发表|教学分类:试题分析

地理教学

备课资料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 湖泊水

【答案】1.D 2.C

考点:区域气候成因、区域水资源类型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大势所趋。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4.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5.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答案】3.A 4.D 5.C

考点:工业区位选择、国内产业转移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6. 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7. 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答案】6.C 7.B

考点:区域产业转移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于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答案】8.D 9.B

11.与开罗以北地区相比,在开罗以东地区建设新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发达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

12. 埃及新首都提供的长期工作职位,所属的主要部门为

A.农业 B.制造业

C.建筑业 D.服务业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以下问题。[来源:学科网]

13.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答案】13.A 14.B

试题分析:

13.从材料中“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可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

14.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

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5. 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 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答案】15.B 16.D 17.C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域生态问题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8.小明旅游的省是

A.云南省 B.海南省 C.贵州省 D.广东省

19.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23°N, lOO°E B.23°N, 120°E

C. 24°N, lOO°E D. 24°N, 120°E

20.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来源:学+科+网Z+X+X+K]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答案】18.A 19.A 20.A

 

【解析】

试题分析:

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9.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考点:水循环

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5年3月,埃及宣布在开罗以东的沙漠地区兴建新首都。新首都作为政治中心,规划容纳500万居民,提供175万个长期工作职位。下图为埃及略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0. 推测埃及兴建新首都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发展 B.提升国家形象

C.分散开罗人口 D.吸引国家投资

【答案】C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做答,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

【答案】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2分)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2分)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2分)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说明索契的气候、地形等特征符合茶树的生长习性。从图中可以看出,索契纬度较高,从地带性规律看,该地应该为温带地区,其夏季气温高,适宜茶树生长;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索契北部为山地,冬季时能有效的阻挡来自北方(亚欧大陆北部)的寒冷空气的侵袭,加上黑海海水的调节作用,使得该地气温具有亚热带的特征。该地西临黑海,东为山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为充足。因此形成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

考点:区域气候成因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答案】

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3分)

原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致使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4分)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3分)

【解析】学科网

试题分析:从图中不难看出,广东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造成该省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而人口持续增加(主要受人口迁移影响)使得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粮食产需差量增大。

考点:区域粮食产需变化及其原因

2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

 

分析死谷夏季炎热的原因。

【答案】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太阳辐射强;(3分)缺乏植被覆盖,谷底和谷坡共同吸收太阳辐射,加热大气;(3分)谷深且狭长,(谷底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盛行下沉气流),热量不易散发。(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地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该地植被覆盖度较低,谷底和谷坡升温速度快,热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是气温升高;从材料中可知,死谷海拔低,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向外扩散,造成夏季亚热。

考点:区域气候成因

请考生在24、25、26三道题中任选一道做答。如果多选,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4. (10分)旅游地理

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建筑旅游景点(位置见图)。吴哥窟曾被遗弃长达400多年,20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吴哥窟进行修复。吴哥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析吴哥窟建古筑易遭受的自然威胁。

【答案】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高温多雨,风化、侵蚀作用强;(4分)植物繁茂,植物根系对建筑物破坏作用强;(2分)蚁虫繁殖快,蛀蚀作用强;(2分)地势低平,易遭洪涝。(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旅游资源可能遭到的自然威胁,结合该地气候、植被、生物、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可从风化、侵蚀作用强,植物根系对建筑物的破坏大,蚁虫蛀蚀作用强,易发洪涝灾害等方面回答。

考点:旅游资源的保护

25.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候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分析阿布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面积、体积)大;(3分)村庄人口多,位于不稳定山体下方,位置不当;(3分)土坯房屋不坚固、抗灾能力差,村民缺乏救灾常识;(2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缺乏,救援能力差。(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滑坡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可从滑坡产生原因如地形、碎屑物质、降水等,滑坡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聚落分布、房屋抗灾能力,村民救灾常识和区域救援能力等方面回答。

考点:滑坡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

26. (10分)环境保护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左图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

 

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

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3分)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3分)

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每答出l项得2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早期灌丛沙堆的主要作用是固沙,在一定程度上对绿洲具有保护作用;但如果灌丛死亡,则造成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针对上述现象,可从保护山地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等方面说明保护措施。

考点:荒漠化的治理

【2015年高考海南地理试题分析及答案】相关文章:

“行动研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

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框架结构

地理疑难知识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

地理教学反思㈡

地理课后教学反思杂谈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案例教学

地理速读预习指导法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最新地理备课资料
热门地理备课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备课资料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