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地理网 >地理教学 >其他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地理网 来源|2016-11-04 发表|教学分类:课改消息

地理教学

其他

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的一门教育科学。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许多环境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人口大量递增,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消耗,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得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突出,严重阻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环境意识教育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地理教学中把环境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环境意识教育是全球教育、全民教育,把这两种思想贯穿于教学中,在行动中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思想。环境意识的形成必将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运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有许多章节涉及到环境问题,从地理环境的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环境等各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环境问题作了阐述和分析。如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状,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等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结合教材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现状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和我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人均资源等人口剧增和城市化所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措施和政策,使学生了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

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必须提高实践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探索,尝试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质量、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并切实提高其环境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全体公民的参与是环境教育的目标,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相关文章: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21世纪地理新课改的做法

试论地理教育哲学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

对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科学性的几点认识

地理常用教学方法

教师心境与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创新尝试

最新地理其他
热门地理其他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其他
学科中心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